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 主题:武乡县分水岭乡宣传委员、副乡长武燕谈“守住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
  • 时间:2023-12-12
  • 嘉宾:分水岭乡宣传委员、副乡长武燕
  • 摘要:分水岭乡位于武乡县西北部、长治市最北端,东临晋中市榆社县,南与故城镇相邻,西与晋中市平遥县接壤,北与晋中市祁县相连,208国道纵贯全乡,东吕高速横跨全境,是“长治北大门”“武乡西窗口”。分水岭乡地处太岳山与太行山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海河流域和...

访谈内容

武乡县分水岭乡宣传委员、副乡长武燕谈“守住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武乡县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分水岭乡宣传委员、副乡长武燕同志做客县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就“守住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这一主题,与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

【武  燕】:各位网友,大家好!能有机会通过“在线访谈”这一平台就分水岭乡的发展与大家进行交流,机会难得,也非常高兴。衷心地希望广大网友能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对分水岭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借此机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分水岭发展的网民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武乡长您好,在采访之前,请您向大家介绍一下分水岭乡的基本情况。

【武  燕】:分水岭乡位于武乡县西北部、长治市最北端,东临晋中市榆社县,南与故城镇相邻,西与晋中市平遥县接壤,北与晋中市祁县相连,208国道纵贯全乡,东吕高速横跨全境,是“长治北大门”“武乡西窗口”。分水岭乡地处太岳山与太行山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故名分水岭乡。辖区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6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2%,有“武乡之肺”“天然氧吧”之美誉。全乡现辖11个行政村, 2504户,6180人,脱贫人口780户,1755人,监测对象74户137人。

【主持人】:既然您今天的访谈主题是产业,那分水岭乡近年来都发展了哪些产业呢?最具代表性的产业是什么?

【武  燕】:近年来,乡党委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今年,我乡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发展,持续扩大优种土豆的种植规模,探索分水岭“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新的路径,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落地,当然,养殖产业现在仍是我乡居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分水岭乡“山高、林大、草丰”,是天然的牧场,截至目前,全乡黑山羊存栏量25000余只、年出栏20000余只,黄牛存栏量达到7500余头,户均近3头;农户养牛大部分为散养方式,农户将牛放置深山,任其自由生长,春、夏、秋三季只需少量人工看护,因此投入人力、资金成本较低,而且,山坡成长的牛,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传有分水岭牛是“喝的矿泉水、吃的中草药”的美誉。

【主持人】:您可以简要向我们介绍一下分水岭乡的黄牛养殖产业现状如何吗?

【武  燕】:全乡现存栏黄牛7500头,其中基础母牛6500余头,年可新增黄牛4000余头左右;黄牛保有数人均1.2头,其中养殖大村岩庄、松庄,黄牛保有量达人均5头。全乡现有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农户19户,存栏2372头,养殖规模在50-100头的农户20户,存栏1663头;养殖规模在10-50头的农户120户,存栏3000余头;建设有规范化养殖小区8个,备案养殖场52个,容纳规模均在100头以上,已初步形成“大户饲养有基地,散户喂养有数量”点面结合的黄牛养殖格局。全乡黄牛产业年产值在3500余万元,为全乡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

【主持人】:武乡长,冒昧问一下,大量的黄牛散养,会不会对当地生态保护造成很大的压力?

【武  燕】:分水岭乡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坚定践行者,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基础上,打造金山银山。对于黄牛的散养,我们通过科学的设置禁牧区域,坚决降低养殖对生态的破坏,邀请专业人士,科学研判全乡散养黄牛的承载量,控制养殖规模有序发展,坚决守住生态红线。我们大力推动生态建设,加强全乡林区管护,落实护林员岗位146名,人均年增收4000多元,强化造林专业合作社保生态带增收作用,全乡现有2个专业造林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造林千余亩,带动65户农户增收。

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以“东种中游西养”的整体产业发展规划,在立足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东西联合“以种促养,以养带种”大格局,积极谋划岩庄明沙岩-胡庄水库自然风光乡村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打造“黄牛养殖第一乡”品牌,为乡村振兴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主持人】:分水岭乡对黄牛养殖产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对全乡的老百姓致富增收有什么重要意义?

【武  燕】:一是在养殖规模上下功夫,全乡近年来累计新建养殖小区8个,养殖规模化步伐加快,一方面提升了养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引领,促进了农户养牛动力增加,整体推动了全乡养牛水平的发展;二是在激励措施上想办法,结合特色产业奖补,我乡累计投入资金72万元,惠及120户,通过资金补助,解决了农户产业资金短缺问题,增强养牛的积极性;三是在技能培训上强服务,成立了分水岭乡黄牛养殖协会,以养殖业科学化、现代化为目标,全乡累计开展各类养殖技术培训20余次,为养殖户提供从配种、管护、喂养等一条龙式的养殖技术指导,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的养牛技术,促进了养牛产业的提质增效水平。可以说,今年以来我乡紧紧抓住养牛这个分水岭乡农户增收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久久为功,产业规模得到了较大提升,农户收入水平明显提升。

【主持人】:武乡长,访谈预告发出后,网友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下面请您回答一下网友的提问好吗?

【武  燕】:好的,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分水岭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各位网友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一定知无不言。

【网  友】:武乡长,我看到今年分水岭乡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农民丰收节暨分水岭乡首届牛马古会活动,我想问明年还会举办吗?

【武  燕】:感谢这位网友对我们“牛马古会”活动的支持,今年秋季我乡成功举办了农民丰收节活动,宣传了分水岭的优美秋景、淳朴人情和产业特色,吸引更多人来到分水岭,关注分水岭,并联合一些媒体直播活动盛况,取得了预期效果。明年我乡还将继续举办,诚邀大家届时光临,并多多关注、转发。

【网  友】:武乡长,今后黄牛养殖有哪些政策支持呢?

【武  燕】:下一步,我乡将继续在黄牛养殖组织化、科学化、规模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在立足分水岭、岩庄、松庄、内义、玉品等村级牛场集群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黄牛养殖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发挥能人大户、龙头牛场的带动、辐射作用,引导更多农户发展养牛,并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力争境内育肥场、屠宰场顺利落地,延伸产业链,推动“分水岭”黄牛肉“三品一标”打造,提高产业附加值,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网  友】:武乡长,除了传统养殖黄牛产业,分水岭乡还准备发展哪些特色产业提高村民收入呢?

【武  燕】:除了特色养殖产业,我乡还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发展,重点打造了松庄、石塔和泉之头三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发展以菊花、金银花为代表的特色中药材种植和以小番茄为代表的庭院蔬菜种植,带动200户农户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以庭院和房前屋后为主要场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另外,我们还积极推进新兴产业落地,50兆瓦风电项目已投产达效;京能130兆瓦光伏发电、绿恒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年底可实现并网发电;大象惠沃10万吨畜禽粪污处理开发利用项目顺利实施,该项目建成后年处理畜禽粪污可达10万吨以上,农作物秸秆8万亩左右。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泉之头村明清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为重点,积极推进泉之头温泉酒店、采摘园区、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融入云竹湖旅游区,打造具有古村落特色的旅游区;以会同村多摩谷康养为重点,打造生态康养基地。同时,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契机,全力推进昌源河流域综合保护开发项目,打造司庄村乡村旅游综合服务区,着力实现生态与产业共赢,为乡村振兴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主持人】:刚才,广大网友提了很多问题,武乡长也与网友们进行了积极热烈的互动交流。再次感谢武乡长来到中国武乡政府网与网友们互动交流,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

【武  燕】: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在线访谈。广大网友提出的意见和问题,我们将积极采纳,也希望广大网友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分水岭!在此,非常感谢县政府门户网站,感谢主持人,感谢所有参与今天访谈的网民朋友们。欢迎大家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或我们的办公电话0355-8144002与我们继续交流。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