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武乡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法行政>依法行政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 引 号:000014349/2025-0234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 |
发文机关:大有乡人民政府 | 主 题 词: |
标 题:大有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5-01-20 |
2024年大有乡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论述,坚定不移地践行法治至上、法治行政、法治治理体系工作理念。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全力以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山西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的规定》要求,现将大有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法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党建引领法治
大有乡坚决贯彻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原则,严格遵循《武乡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法治武乡建设规划(2021-2025年)》《武乡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深远意义、本质要求和核心任务,全力以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地生根。乡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了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明确《年度目标》和《责任清单》,确保法治建设与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实现有效衔接和协同推进。
(二)培养法治精神,提升信息公开
1.全民普法筑牢法治政府根基。有效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等关键普法宣传时点,在乡集市、村委会、大有乡特殊教育学校、“吨包车间”等地,有序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月”等一系列法治宣传教育。结合调解工作,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社区矫正法》等基础法律法规,共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000余份,法治宣传纪念品1000余件,悬挂普法宣传横幅15条,受教育群众达1400余人,解答法律咨询超过30人次,显著提升了法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全乡19个行政村实现法治阵地全覆盖,积极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计划,为村级重大决策、企业项目合同等提供了10余次法律咨询,为群众提供了80余人次的法律服务,开创良法善治的新局面。
2.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服务效能。重视政务公开栏的建设与应用,及时发布政务信息23条,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设立群众意见箱,收集意见信4封,拓宽群众表达意见和诉求渠道。在各行政村,建立集中的党务、村务公开栏,共公开信息658条,有效接受群众监督。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三)推进依法行政,优化乡村治理
1.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年初组建乡镇履职专班,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精心编制履责事项清单,共计173项(包括基本权责95项、配合事项78项),收回65项,严格按照清单履行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通过“监督一点通”平台,上传信息431条,访问量高达13万次,有效提升了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行政执法方面承接27项行政执法事项,办理执法案件16件,行政处罚7件,罚款7500元,开展执法检查42次。
2.平安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依托大有乡行政执法队、司法所,深入企业服务12次,围绕农民工权益、土地征用等热点问题,运用诉调、访调对接机制,成功化解纠纷40起。接待群众来访10批次22人,妥善处理信访案件17件;通过调解,达成各类矛盾纠纷书面协议24份。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解处理活动,实现矛盾排查常态化、纠纷化解及时化和网络建设立体化。
3.扎实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全面落实相关决策部署,确保每位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怀。截至目前,安置帮教对象在册40人,其中刑满释放27人,社区解矫11人,有效促进全乡社会和谐稳定。
(四)完善执法制度,提升决策效能
1.持续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框架。坚定不移地以法治思维指导行政执法,动态调整“包片负责制度”以适应人员变动,持续优化“网格排查报告制度”“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执法责任的具体落实及执法协作的流畅高效。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行政执法错案纠正制度”,使得执法程序和行为更加规范化,有效保障了执法工作的公平与正义。
2.构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遵循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在行政处罚等重大事项上,坚持集体研究决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落实法律顾问参与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对于审查中的复杂问题,采取专家“问诊”方式,积极吸纳政府法律顾问的意见,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机制协同性与专业性待提升
“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待深化。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影响了执法效率与效果;法制审核力量薄弱,乡镇层面缺少专业的法制审核人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法治需求。
(二)群众法治观念需进一步引导
“信访不信法”现象仍存,受传统观念影响,少数群众在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找政府”而非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反映出法治观念的普及与深入人心仍需努力。
(三)普法宣传方式有待创新拓展
普法形式单一,目前主要依靠李峪、枣烟等红色文化阵地及“三微一端”新媒体进行普法宣传,但效果并不显著。需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普法方式,以提升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基层干部法治素养亟需加强
“两委”干部法治意识提升不够,部分“两委”干部在遵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集体“三资”管理法规方面,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少数干部忽视尊法学法用法,不注重法治素养的培育,对“收支两条线”等财经纪律缺乏了解,导致违规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五)基层司法建设需规范化提升
基层司法所建设不足,公共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在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方面还需加强,法治在引领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和提升。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年度责任清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部署法治工作
大有乡党委、政府始终将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乡党委书记、乡长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严格落实《武乡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定期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带头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全乡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强领导。
(二)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在吨包加工、林权制度改革等重点工程项目以及行政执法处罚决定等重大事项上,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集体研究讨论,确保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同时,积极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加强前瞻性研究,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保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
(三)书记乡长率先垂范,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大有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议上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40次,带头讲法治课2场,听取法治建设专题汇报4次,执行干部年度学法计划635人次。全体党政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年度干部学法计划,并定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按照《大有乡机关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清单》进行学习,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四、2024年度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情况
2024年度大有乡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五、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学习,抓好“关键少数”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关键少数”,抓好转化运用,带动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纠纷化解、信访稳定等领域,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二)一乡一策,不断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立足大有实际,突出“一乡一策”,注重群众参与,依法依规编制办事好用、群众好懂的履责事项清单,促进村级减负,推动基层依法用权、科学用权、规范用权,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三)提高执法效力,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全方位立体化对行政执法队成员开展培训,建立长期专业化培训机制,推进综合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四)汇聚民心,形成基层管理共建共享局面
依托枣烟、李峪等村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性教育、法治教育、研学培训,通过“微党课”等形式,法治宣传“微视频”等形式,创新法治文化品牌,重点抓好“两委”干部学法和群众普法,提升普法质效。
(五)加强协作,推动综合执法步入法治正轨
建立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调配资源强化执法力度;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记录设备的配备和管理,确保执法全过程可追溯、可复查;健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确保执法决定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