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武乡县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依法行政>依法行政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 引 号000014349/2025-00735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发文机关武乡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主 题 词
标 题武乡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5-01-07

武乡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按照《中共武乡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送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24年工作开展和任务落实情况及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建设法治机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武乡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法治机关建设紧紧抓牢抓实。

1.法治引领常态化。武乡县行政审批局高度重视法治机关建设,以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做决策的能力,响亮提出建设法治型机关目标。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行政审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法治机关建设组织领导,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任成员的依法治理领导组。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计划,列为每年述职述法评议内容,与行政审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做到法治引领常态化。

2.学法用法制度化。为把审批人员锻炼成为知法懂法的行家里手,筑牢依法审批根基,我局制定了学法计划,建立了学法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行政审批有关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创新学法方法,坚持四级同步学(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支部活动集中学、党小组分组学、干部职工自主学),每次法律法规学习都是精心准备,深度解读,确保入脑入心。定期组织召开培训会,宣讲法律知识,解读审批难点。每年参加“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活动,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在企业开办专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全代办”专区、市场准入股等业务窗口和重点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24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受教育群众人数3500余人次,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全面贯彻实施。

3.依法行政规范化。一是全面落实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做到每一审批事项的法律依据对应完整,适用法律条文精准恰当,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二是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入驻政务服务大厅。一方面我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另一方面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落实县委“一手抓服务态度、一手抓审批速度”要求,按照改革政策要求和创新提效精神,扎实推进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入驻工作。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在县政务大厅增加22个工位。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窗口数量,受理、审查、决定3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名单,做到人员到位、事项权限到位,确保所有事项在大厅内全流程闭环办结。有效解决“多头跑”问题,实现了“只进一扇门、可办所有事”。三是执行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三项制度”,确保行政审批工作依法开展。

(二)营造法治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法治化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共有内涵和坚实保障,依靠法治才能维护市场化、国际化的基本特征。作为我县营商环境牵头部门,武乡县行政审批局立足全县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营造创建,制定任务清单、确定责任部门、明确落实时限,统筹推动全县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1.保护企业权益,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纠治“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中层层摊派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是高效处置虚增主体和异常数据。处置577户虚增的经营主体,其中注销469户、变更55户、列入经营异常53户。处置异常登记1366户,其中正常经营877户、列异4户、变更登记 152户、注销 333户。二是靶向开展“被注册”问题清理整治。特别关注低保特困群众“被注册”问题,组织各乡镇和行政审批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逐户筛查了2022年以来的61户低保、特困人员登记情况,并进行了摸排处置,其中正常经营7户、已注销31户、变更15户,有意愿注销(已公告)8户,未发现被注册情况。三是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回归自然。通过整改纠治,对市场主体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按照近年来每年约10%的增长速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今年累计注销2802户,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133户,经营主体发展基本达到常年平均增长水平。目前,我县存续经营主体总量为12281户,企业与个体的比例基本接近1:2的理想结构。

2.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施“触发式”检查。

实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抽查”。推进部门联合抽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形成常态化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制定“互联网+监管”系统管理办法,监管事项目录清单认领率为100%,检查实施清单梳理率为100%,监管责任落实率为100%,事项梳理已全部按要求完成任务。我县2024年新增监管行为共1506条。互联网监管系统中新增了审管联动模块,系统自动抽取部分办件推送至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系统中对推送的办件进行反馈,截至目前,共推送办件3023件,共反馈办件2298件。

3.大力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印发《武乡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工作方案》,制定《武乡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建立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定期调度机制的通知》《武乡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受理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投诉举报的公告》,建立“一问题一清单一专项纠治方案”的闭环工作流程,发出工作提醒2次,成立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工作督导小组4个,累计开展督导50余次。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87个,办事难34个,办事慢38个,办事繁15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依法开展工作,亮点纷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行政审批局作为全县服务窗口的前沿阵地,全体领导干部按照“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深化认识,拓展方式,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

1.聚焦群众“来回跑”,不出乡村就近办。通过维护好群众身边“一张网”,打通县乡村互联互通瓶颈,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一是“村村通”政务服务范围不断完善。将群众使用频率较高、日常需求量大的证明事项增加到17个,全部制作了证明事项模板,在县、乡镇、村(社区)布设的所有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上均可开具带有电子印章的证明。通过技术手段将“三小”事项业务办理流程植入武乡县基层便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了表单在线填写,材料在线上传、证照在线打印等全流程电子化办理。面向12个乡镇收集农产品供应信息和农机信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需系统。二是“壮马赋能”,推动基层减负。针对基层减负工作,改变以往不考虑乡镇承接能力,“一股脑”下放的粗放型模式,精准梳理乡镇可能承接的事项,按照高频零频、取消三种方式进行分类,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由县直部门提出委托下放事项清单,各乡镇“菜单式”自主选择乡镇承办事项,精准施策进一步减轻了基层负担,为基层“壮马赋能”贡献我局力量。截至目前,我局梳理了首批“壮马赋能”事项清单19项,各乡镇结合实际已认领。

2.聚焦“房证同交”,“联合验收”全代办。以“服务”为基石,以“制度”为保障,以“改革”为利剑,在“房证同交”改革中,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一是入企服务,下好“先手棋”。组建入企服务专班,聚焦最核心的堵点、最迫切的需求,多次深入项目现场,开展“进一线,到工地,解难题”活动,送上精心制作的“一封信、一次性告知书、一张清单、一套办事指南”,了解项目手续办理进展情况,找准企业和群众办事主要症结和困难,及时开展业务指导和政策解读,实现了从顺利通过规划认可、消防备案、节能验收、质量验收、人防认可等到全面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只用了7个工作日。二是联合验收,打好“组合拳”。建立了“三个一”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机制,即“一套人马、一个标准、一次办结”。组建优选各行政主管部门人员组成联合验收组,全权负责竣工联合验收事宜;明晰质量监督、消防工程等8个事项的验收标准;严格按照《武乡县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办事指南》确定的流程图,线上审批和现场验收齐步走,改变了以往建设单位需要向多部门分别报送申请材料,多次组织现场验收的状况。三是全程帮代办,架起“连心桥”。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了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通过靠前服务、提前辅导、部门协调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前整改问题、达到验收标准,做到事前精准指导、事中代办帮办、事后服务保障“三到位”。

3.聚焦办事“难慢繁”,创新举措随时办。以开展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慢、繁”为抓手,对审批业务进行全面起底,推出多项新举措。备案项目“极简办”。企业只需填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备案信息采集表》,5分钟即可完成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备案,解决了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仅办理营业执照无法采购及网络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难题。村庄建设项目实行简易备案,办理时限从5个工作日缩减为1个工作日。注销注册“合并办”。推行“承诺+容缺”受理审查机制,将护士执业证过期注销和重新注册两项业务合并办理,实现了注销注册“一次办”。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办”。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建设工程(含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报建审批三项业务集成化审批,实现“一次提交材料、三项集成办结”,审批时限由6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施工许可“免证办”。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豁免机制,9类工程建设项目可免于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只需将施工图纸上传至“山西省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消防审查验收数字化管理平台”,即可开工建设。高频事项“下沉办”。将林木采伐许可证勘验下沉基层,由乡镇复核资料并现场查验,符合条件的直接发证,审批时限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变为1个工作日。事项审批“承诺办”。林草种子(普通)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等农业类审批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签订承诺书当场即可发证。勘查审验“云上办”。通过视频连线方式针对食品经营许可证新开办等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云勘验”。一次“云勘验”,最快10分钟就可以完成,相较于现场勘验,审批速度提升了90%。项目验收“联动办”。工程项目推行一套人马做验收,一个标准管验收,一次办结快验收的“三个一”联合验收,切实解决项目验收环节多、耗时长、来回跑问题。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需加以改进。

(一)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在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中,多采用文件传达、会议学习等传统方式,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稍显不足。

(二)学习不够全面透彻。我局虽然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各类法律法规,但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新要求结合起来学习的还不够,部分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学用结合不够紧密。个别干部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的意识还不强,没有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开展深入学习,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精髓要义掌握得不够深,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2024年以来,局党组书记、局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履行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职责,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县委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三会一课”等方式学习传达了中央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会议、文件精神。将法治建设纳入到2024年重点工作,与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意识形态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切实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确保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四、2024年度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情况

我局暂无法院生效裁判情况。

五、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武乡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增强开展法治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将依法行政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等相结合,把法治建设落实到“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中去。

(一)着力提升干部依法行政素养。坚持完善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加强法治教育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持续推动机关干部增强法律理念、树牢法治信仰,力求在工作中学法、用法、懂法、守法。全面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着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推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

(二)着力强化法律宣传学习教育。针对性、多渠道、全方位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创新线上、线下多种普法教育形式,实施差异化、分众化普法释法,不断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普法宣传形式,采用播放、转载、推送法治微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普法效果,紧紧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等宣传活动以案说法,推动干部职工和群众尊法守法。

(三)着力推进全过程依法行政。以服务民生和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为主线,紧紧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质效提升等重点工作,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不断为武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