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9 10:37
大
中
小
来源: 武乡融媒
时值冬月,寒风骤起。走进监漳镇庙岭村,一座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田地间,步入棚内,翠绿光滑的西葫芦“躺”在藤蔓下,个个色泽鲜亮、均匀饱满,村民们在棚内忙着整枝、打叉、采摘、装筐……大棚内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庙岭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村集体+园区+农户”管理模式,将大棚蔬菜经济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让蔬菜从一季种植变成多季种植,把“菜篮子”变成农民致富增收的“钱袋子”。
记者见到大棚管理员李锦文时,他正在和另一位工人给大棚“掀被子”“开口子”,以做到通风增光。
“你瞧,现在多方便。”李锦文轻轻按下卷帘机遥控按钮,覆盖在大棚上的保温被便缓缓卷起,棚内长势喜人的西葫芦、西红柿等蔬菜都露出“真容”,“惬意”地晒起太阳。
“以前棉被升降都要手动操作,一座大棚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完成,现在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很快就完成了。”李锦文喜滋滋地说,蔬菜有了“电保姆”,一定能安全过冬,喜迎丰收。
瓜果飘香离不开科技活水的浇灌。庙岭村借助农技农艺融合、自动化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赋能大棚农产品生产,并定期邀请种植专家进行实地指导,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确保蔬菜的品质和口感,让庙岭村农产品备受青睐。
“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回不了家,还挣不上几个钱。现在在家门口就业,照顾家的同时还有一份收入,真的太好了。”在大棚内忙着采摘的村民李永红边说边加快了动作。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从种植、管护到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力,为附近居民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曾经传统意义上的“冬闲”时光,在一座座温室大棚里被改写。“冬忙”正成为当地群众迈向增收致富路的新常态。
“我们村目前共有36座温室大棚,占地面积150余亩,预计今年蔬菜产量可达80余万斤,产值将突破120余万元。”庙岭村党支部书记曹俊虎介绍道,除了线下销售外,庙岭村还积极推广“惠农网”APP,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带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让家家户户“种”出好日子。
(文/图 赵雅馨)